伊利集团稳居全球乳业第一阵营,蝉联亚洲乳业第一,也是中国规模最大、产品品类最全的乳制品企业。那么入职伊利有何感想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伊利入职感受_伊利企业文化,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伊利入职心得体会
今年暑假,根据学校的实习安排,我们食品专业的学生进入了合肥市伊利集团,开始正式入职伊利集团,下面是我写得入职体会:
开始,我们一行人被安排在伊利会议室进行岗前培训,在长达四天的培训当中,伊利的相关培训人员给我们讲解了有关食品安全及卫生方面的知识,让我们对即将从入当中的工作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也有了很多的向往与期待.在培训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大量的实例以提问的方式使我们知道了很多知识,也了解到了伊利的企业文化和伊利不断进取的态度.在观看了大量的视频之后,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弥漫在伊利的文化氛围和身为一个伊利人的自豪感.在短暂的培训之后,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让我们的专业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3.车间实习
随后,我们被安排在了伊利事业部.因为是首次进食品车间的关系,我们被告知一定要注意卫生和安全.在换上了厚厚的工作服(上衣,口罩,帽子,皮靴),我们从二楼的换衣室来到了一楼,从一段长长的检测走廊走过之后,我们还进过了一系列的人工检测,在用消毒液洗了将近30秒后,我们才正式进入了车间.刚进去的时候,便看到了很多大的机器在不停地运作着,听到耳边的嘈杂声音,顿时将我们从一个世界带入了另一个世界.在车间里,机器的声音完全将我们的声音盖住了,好像无论说都听不见似的. 在感受的同时,我们一行人不断地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岗位,我也被分配到了六线从事冰工厂雪糕的生产,在六线班长的带领下,我成为了一名落料工. 除去耳边不断响起的机器声,浑身密不透气的衣服让我觉得不太适应.因为落料比较简单,所以班长再跟我讲了几分钟注意事项后就让我一个人落料了.在我身后的老员工也跟我说一定要注意安全,必要的时候不要将手放在机器里面.所谓落料就是在传送带前面,看着雪糕是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摆在传送带的槽子里,将摆在一块的分开,把不符合规格的雪糕换掉,把长的雪糕棍弄短一点,最后符合要求的雪糕在经过传送带传到后面进行包装,最后在传到后面进行装箱.刚刚开始的时候,因为要一直盯着传送带,而且身子不能动,坐在板凳上,不知不觉就发困了,眼睛渐渐模糊,眼前的雪糕也慢慢地没了影子.就在快要睡着的时候,听见后面的阿姨对我喊着卡了卡了,猛地一惊,才发现刚刚有个雪糕棒卡在传送带里,我当时没有在意,最后封袋的时候,直接将那个封袋机卡住了.因为之前没遇到过这种情况,我有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阿姨示意我将传送带上的雪糕放在前面的筐子里,而阿姨在后面摆弄机器.一阵手忙脚乱之下,终于将雪糕放好了,这时阿姨示意我可以了,当她重新开启机器的时候,我再将雪糕摆在空的槽子里,当把筐子里的雪糕都摆在空槽里的时候,阿姨上前提醒我要集中注意力,想要睡觉的时候就站起来,等清醒的时候再坐着,但一定要注意看着传送带,一定不要卡,阿姨跟我说了很多。经过上次的事件,我再也不敢睡觉了,听着旁边的机器不断地运作的声音,心里想着一定不能睡着。当捆着的时候,我看看了前面,看到前面落料的一直在忙着,又看看了旁边在中间的同学经常因为机器的缘故忙得瞻前顾后,连坐的时间都没有,才觉得自己的活也许没自己想的那么差。过了一会儿,有人接班让我去吃饭,才不知不觉到了十点半,老员工告诉我吃饭要在半小时之间吃完,我急急匆匆吃完饭后又投入到了工作之中。与前半夜相比,后半夜更难熬,因为时间太长。因为不知道时间,所以时间长了,就会坐在板凳上闲地慌,不知道做什么好。就这样过了几个小时,终于结束了这一天的工作,才发觉自己熬过来了,就是有点脚疼。坐在回寝室的班车上,想想觉得伊利的活不是累而是烦,问问身边的同学,他也有类似的感受。
第二天,依旧是上夜班。
比头天要很多,但还是觉得很无聊。看着天色从白到黑,在从黑到白,就知道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第二天去的时候,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要打扫卫生,因为我和同学才来的缘故,没有让我们插手,在一旁看着,清洗机器的人说要洗三遍:冷水,热水,消毒水。看着她们足足忙了一个多小时才开工,不大的工作台擦了一遍又一遍,在一旁看着也觉得累了,另一方面也感到伊利人在卫生方面的重视。开工了,坐在板凳上,好长一段时间才有了工作状态。感觉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才到了吃饭的时候,在食堂看到一起来的同学,都一起抱怨在伊利时间过得好慢,交流了一下怎么混日子同时又不影响工作的经验。回去的时候,又回到了熟悉的工作岗位,开始跟同学说的那样发呆,感觉发呆的时候时间过得好快。
在过一段时间知道了,天刚刚放亮的时候正好是五点钟,这个时候就会特别兴奋,因为离下班就差一个多小时了。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好多天,渐渐地成为了一种习惯。
在伊利,经历了很多的事情,比如停产,放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终于知道怎么掌握时间了,因为在工作车间要注意卫生,所以每二十分钟都会响一次警报,后来知道靠数着警报声过日子,一天数个三十几下就结束了。后来,等到停产的时候,一群人都坐在后面打扫卫生,平时在前面也跟他们没什么交流,现在没有了机器的运作声,彼此的交流都变得简单很多。几个小时下来,我知道他们当中有很多是从别的厂调过来的,等伊利停产的时候还要回去,他们当中有些人是从河南来的,有从四川过来的,有些人可以做我的长辈,有些人比我还要小。都是为了生计,他们从各地聚集了过来,来到了这个地方。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很多人都已经在伊利干了几年了,也有几个月前才来的,他们并没有像我一样抱怨伊利时间难熬,有的只是对未来的向往。
到了辞职的时候,伊利基本上也都停产了,我们六线的人早已各奔东西。望着空荡荡的生产线,没有了往日的生气,原来运作的机器现在静静地躺在那里,整个车间基本上也安静下来了。但我知道,等到了明年,伊利依旧会恢复往日的生气,原本远离的人也会重新聚在一块,开始新的工作。
在伊利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学到了很多,知道了雪糕的生产流程,也大致知道伊利的管理体系。的确,作为一家大的企业,伊利的确有它特有的管理及经营理念。坐在车上,望着视野中远去的伊利,叹了口气,终于实习结束了,与刚刚来的时候的心情不同,此时心中就像有一块石头落了地。我想,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会再与伊利打交道了,但在伊利的这段时间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启发很多。
伊利集团介绍
内蒙古伊利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乳业行业中规模最大,产品最健全的企业,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之一;也是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劵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八部委首批认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
伊利集团是唯一一家同时符合奥运会及世博会标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服务的乳制品产业.在荷兰合作银行最新发布的2014全球乳业20强排名报告中,伊利集团名列全球乳业10强,并成为了目前唯一一家进入全球10强的亚洲乳品企业.
伊利企业拥有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所属企业近百个,旗下有纯牛奶,乳饮料,雪糕,冰淇淋,奶粉,酸奶,奶酪等1000多个产品品种,产销量,规模,品牌价值居全国第一. 未来,伊利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健康食品集团的愿景,不断进取,坚持以世界领先的标准要求自己,以全球化视野,国际化胸怀竭诚满足不同区域消费者的健康要求,成就消费者的健康生活.
伊利,滋养生命活力
伊利是中国唯一一家符合奥运会标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服务的乳制品企业;是中国唯一一家符合世博会标准,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服务的乳制品企业。
在发展历程中,伊利始终坚持“国际化”和“创新”两个轮子,固守“质量”和“责任”两个根本,以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多元化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高度信赖。每天,1亿多份伊利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每年,有将近11亿中国消费者享用到营养美味的伊利产品。
伊利将品质视为生命,致力于生产100%安全、100%健康的乳制品,将质量管理工作战略升级为“质量领先3210战略”,聚焦“全球最优品质”,持续升级全球质量管理体系,将严苛的质量管控标准贯穿于全球产业链,保证零食品安全事件。
一方面,伊利积极对标国际,与SGS(瑞士通用公证行)、LRQA(英国劳氏质量认证有限公司)和Intertek(英国天祥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持续升级伊利全球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强化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的能力。同时,伊利利用互联网思维,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程序。奶源基地从奶牛出生即为其建立养殖档案,原奶运输过程实现全程可视化GPS跟踪,原奶入厂后采用条码扫描,随机编号检测;同时,建立了生产过程的产品批次信息跟踪表、关键环节的电子信息记录系统、质量管理信息的综合集成系统和覆盖全国的ERP网络系统,实现了产品信息可追溯的全面化、及时化和信息化,并且与国家平台进行对接。
另一方面,伊利是唯一一家掌控西北、内蒙古和东北等三大黄金奶源基地的乳品企业,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以及众多的优质牧场,为原奶长期稳定的质量和产量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同时,伊利还在欧洲、大洋洲、美洲等积极整合全球优质奶源资源,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乳品的需求。截至目前,伊利集团的所有原料奶合作供应商已经全部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全球,有容乃大
国际化是伊利集团的重要战略。目前,伊利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乳业发达地区构建了一张覆盖全球资源体系、全球创新体系、全球市场体系的骨干大网。此外,在荷兰成立海外研发中心——欧洲研发中心;在大洋洲,投入30亿元在新西兰建设一体化乳业基地;在美洲,主导实施全球农业食品领域高端智慧集群——中美食品智慧谷。该智慧谷集聚整合了众多全美顶尖的常青藤联盟名校、全球综合排名前十的大学及在农业、管理、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全球排名第一的高校、科研院所和机构,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耶鲁大学、多伦多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沃顿商学院、明尼苏达大学等,在“营养健康、产品研发、食品安全、农业科技、畜牧兽医、生态环保、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展开全方位立体式合作,形成中美乃至全球在农业食品方面“集聚院校机构最多实力最强、涉及领域最广最前沿、模式最独创机制最灵活、影响最深远受益面最大”的高端、超前智慧集群,共同为中美创新合作形成新引擎、注入新动能、树立新典范,从而更好地推动两国企业互惠发展、真正造福两国人民。
伊利一直坚持和推动创新战略,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建立了多个领先的技术研发和产学研合作平台,持续推动行业创新。其中,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乳品深加工技术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全国冷冻饮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国家乳制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国家乳肉检测中心的乳品检测研究室等都属于国家级别的研发创新平台。此外,伊利还建立了乳制品功效与感官研究院士专家工作站、内蒙古自治区乳品深加工技术与乳品安全企业重点实验室、伊利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
当前,伊利紧紧围绕国际乳业研发的重点领域,整合海内外研发资源,从全球视角布设一张涵盖全球领先研发机构的全球创新网络,覆盖亚洲、欧洲、大洋洲和美洲,开展全产业链创新合作,取得了丰硕的实际成效。通过整合全球创新资源,伊利先后研发和推出了安慕希、金典、QQ星、畅意100%、金领冠、畅轻、巧乐兹、伊利牧场以及冰工厂等众多明星品牌,赢得消费者高度信赖。
伊利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母乳研究,与专业机构联合创建了“乳业研究院”;携手国内外多方权威营养机构,通过对中国母乳的潜心研究,建立了针对中国人的母乳数据库;创立了“母婴营养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母乳研究白皮书》;引领中国乳品行业在针对中国人群特别是中国母婴营养研究工作上进入了系统化、规范化的发展时代。当前,伊利在整合全球优势创新资源,全面升级母乳研究数据库,将母乳研究数据拓展到更加细微的母乳功能成分研究,并且建立更前沿、更准确的母乳成分检测方法,形成具有伊利自主知识产权的母乳科学研究数据。
伊利秉承“平衡为主、责任为先”的伊利法则。2017年11月6日,伊利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进行全新升级,将“健康中国社会责任(CSR)体系”构筑为面向未来的“共享健康可持续发展(CSD)体系”,英文翻译为“World Integrally Sharing Health”,简称“WISH”体系,意为“美好生活”。具体而言,“WISH”体系是伊利对标、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重要体现,将所识别出来的重点关注的9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到履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具体行动领域:产业链共赢(W:Win-win)、质量与创新(I:Innovation)、社会公益(S:Social)、营养与健康(H:Health)。
伊利联合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全国多家媒体、NGO组织等共同推出了关注“儿童成长安全”的教育类品牌公益项目——伊利方舟。六年多来,伊利方舟的航迹已走过全国25个省市地区,开展了70余场儿童安全专项培训,涵盖防拐防走失、防性侵、防震、防火、防溺水、防暴、防踩踏、交通安全、日常生活安全等近20个主题,直接让20余万孩子、老师、家长受益。此外,伊利集团在业内首倡“绿色产业链”,践行与自然、社会、公众、行业合作伙伴的和谐共赢之路,从而形成整个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圈”。
此外,伊利还探索产业链金融和新型奶农培训模式,加大对奶农的帮扶力度,培养和支持现代牧场的发展。自2010年伊利奶牛学校成立以来,通过邀请百余位世界顶尖行业专家,面向奶源基地技术人员和牧场管理人员,组织了300多场牧场管理专项培训和专题讲座,1万余次牧场现场技术指导,为奶农传授奶牛养殖技术,推广储备全株青贮、TMR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建造标准化卧床、配备饮水槽等举措。近年来,伊利依托奶牛学校平台,积极整合国际优质资源,全面升级了现代牧场人才的培养模式,开发了覆盖青贮制作、健康管理、牛奶质量、防暑降温、防寒保暖等牧场各生产环节的网络课程,培训供应商上万人次。2016年,伊利进一步强化“奶牛学校平台”,帮助奶农将奶牛的日单产从2014年的20.61公斤提升到2017年的27.60公斤,同时平均降低养殖成本10%,每公斤牛奶的养殖成本从3.65元降到3.15元,“一升一降”帮助奶农增收了30多亿元。
未来,伊利集团将一如既往地提供健康产品,倡导健康生活,引领行业健康发展,滋养生命活力,不断增强中国乳业的国际话语权以及中国品牌的全球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