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还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属性。人们对这些共同的特征、属性和规律的认识,使内容十分丰富的生物学成为统一的知识体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运动和行为提纲,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动作。
3. 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跃等。
5. 无论哪种运动形式都要依赖骨、骨连结以及骨骼肌等结构来完成。
6. 根据骨的形状,可以将人体的骨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8. 骨膜为结缔组织膜,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骨膜对骨的营养和再生有重要作用。
9. 幼年时,骨髓呈红色,具有造血功能,称为红骨髓。成年时骨髓呈乳黄色,失去造血功能,称为黄骨髓。在骨两端的骨松质中,红骨髓终生保持着造血功能。
10. 在儿童和少年的骨中,有机物稍多于1/3,使骨的弹性大,密度小;成年人的骨中,大约1/3是有机物、2/3是无机物,使骨既坚硬又有弹性;老年人的骨中,无机物稍多于2/3,使骨的弹性变小。
11. 骨与骨之间的连结成为骨连结。
12. 骨连结有不活动连结、半活动连结和活动连结。活动连结也称为关节。
14.关节一般可以分为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腔、关节囊四部分结构。
15.关节头与关节窝相接触的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关节腔中有滑液;关节囊的外面有韧带,使关节既牢固又灵活。
16.由多块骨通过骨连结组成的结构称为骨骼。骨骼具有保护、支持、运动等多种功能。
17.人体有600多块骨骼肌,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构成骨骼肌的细胞,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18.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都分。两端为白色的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中间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构成。一束束的肌细胞外有结缔组织膜包裹,里面分布有血管和神经。
20.人体的骨骼肌除了参与运动外,还有维持人体形态,保护内脏器官,参与呼吸、排便,表达情感和维持体温等多种功能。
21.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通过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当骨骼肌接收到由神经传递的兴奋后,就会收缩变短,并产生一定的拉力,从而完成已关节为中心的骨的运动。
22.人体的各种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紧密配合下完成的。
1.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摄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领域行为、节律行为、繁殖行为等。
3.同种动物个体之间为争夺食物、配偶、巢区或领域等发生攻击或搏斗行为,称为攻击行为。
4.动物采取各种方式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称为防御行为。
5.领域行为:动物竞争资源的方式之一就是占有和保卫一定的区域,不允许其他个体侵入。
6.动物的活动因适应环境中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变动,称为节律行为。
7.动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就会出现求偶、交配、产卵、抚育等繁殖行为。
9.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遗传决定的,又称为本能。先天性行为是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很难改变。先天性行为属于非条件反射。
11.社群行为:在群居的动物群体中,常存在等级现象。等级的确立一般是经过个体间的斗争形成的。
12.通信是指动物彼此之间的信息传递,包括视觉通信、听觉通信、化学通信等多种方式。
1、无机物:水和无机盐
2、有机物:糖、脂类、蛋白质、核酸
1、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1)分隔、形成细胞和细胞器,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膜的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发生在膜上的生物功能;
(6)物质转运功能: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细胞膜的转运功能实现的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初中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
以及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初中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学习线粒体就应该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有些初中生物知识比较复杂,或是过于抽象,同学们学起来感到有困难,这时就应化难为易,设法突破难点。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复杂问题简单化。生物知识中,有许多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难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而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能使知识一目了然。
在初中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但当学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就应该把各分块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上一篇: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知识点
下一篇:初中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